首页
关于红华
主要案例
团队文化
资讯动态
使用条款
首页
关于红华
主要案例
团队文化
资讯动态
大健康
主页
>
CN
>
资讯动态
>
大健康
>
大安全
大居住
大健康
专访华大智造CEO牟峰: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成立的第四年,华大智造于2020年5月28日宣布完成10亿美元B轮融资,并在新冠疫情中向武汉、全国各地及全球多国提供核心的核酸检测设备,获得行业广泛的认可。它的内核驱动及边界是什么?为此基因慧创始人汪亮采访了华大智造CEO牟峰。
转载自基因慧《大咖论健》专栏
采访
:
汪亮(
基因慧创始人
)
受访:
牟峰
(华大智造CEO)
划重点
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到了一个必要而且充分的时刻,需要行业从科研、产业、民生联动发展。
“先进制造+先进服务”是解决临床问题和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华大智造受到关注的很大原因,是在生命科学行业少有国产核心工具的研发和制造。
华大集团目前有9个板块,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均是华大集团旗下的两个独立业务板块,
定位分别是
先进制造和
先进服务。
华大智造是华大基因的上游设备和试剂供应商。
华大集团于2013年全资收购美国CG公司,是因为当时供应链的
高昂的价格、漫长的供应周期以及严苛的使用条件等使得基因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华大智造完整保留了CG在基因测序领域广泛认可的DNA纳米球、规则阵列载片等核心技术,又开发了包括COOLMPS,stLFR等新技术,目前有硅谷CG、深圳研发中心和长光华大三个研发中心。
华大智造的设备,包括覆盖高、中、低通量测序仪、自动化制备系统方案、细胞组学整体解决方案和远程超声诊断系统等,将携手更多同行和伙伴致力于打造全套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多学科的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对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和民生应用的深刻把握,是华大智造开发创新的强力引擎。华大智造的产品将触及生命数字化信息获取的更多维度,如质谱,分子诊断等。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愿与行业同仁一道完善生命科技产业链和生态系,开拓更多应用场景,真正让生命科技造福千家万户。
■
1. 基因行业最大轮融资背后的中心法则
汪亮:
在当前环境下,华大智造(MGI)获得 10 亿美元 B 轮融资,这是基因行业一级市场获得最大金额的融资,您认为是哪些因素推动这一里程碑事件的发生?
牟峰:
我认为应该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到了一个必要而且充分的时刻。
无论是每一个老百姓的“生优病少活长”的民生需要,“健康中国”等宏观政策导向还是“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行业发展趋势,都发展到
需要行业从科研、产业、民生联动发展的阶段
。得益于此,华大智造完成首轮募资及本轮融资,我们也对各界朋友们对华大智造的长期看好表示诚挚的感谢。
华大智造要做的是基于生命中心法则的一个开放合作体系,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数字化全套设备
,包括测序、质谱、影像等, 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实际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先进设备、技术保障和整体解决方案, 致力于为全球生命科技提供一个新的范式,一个新的工具时代。
作为首要的支撑性平台,必需要有充分的通量和成本支撑下的核心工具。我们当然还是会进一步加快研发和生产布局
。例如:1)
面向临床需求简化操作,提升稳定性,同时进一步开发小型化和便携式测序仪,丰富使用场景;2)针对国家级基因组和人人基因组项目,开发超高通量测序仪,进一步降低测序成本,使得测序技术人人可及;3)积极开发其它生命数字化工具设备,在高、中、低通量设备上积极布局,拓展测序在非医学领域的应用,并会同所有合作者共同建立示范。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
在深圳、武汉、青岛、拉脱维亚布局规模化生产中心
,建立世界级生产质量体系,提升生产交付能力、速度以及客户服务。
随着测序仪、自动化、远程超声等产品成熟,
也
将在国内和国际加快拓展业务渠道,同时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
,提升综合竞争力,并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
■
2.
华大智造的内核
汪亮: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华大智造为新冠检测、筛查和公共卫生监测,特别是布局全球多国的
“火眼”实验室
提供了装备支持,同时也需要和华大集团其他板块协作。那什么是华大智造的内核?
牟峰:
新冠疫情以来,生命科学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挑战和发展机遇,“
先进制造+先进服务”的组合是解决临床问题和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华大智造受到关注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在生命科学行业少有国产核心工具的研发和制造。
特别是在高通量测序领域,无论是从病原体早期鉴别诊断还是即时监测,测序仪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华大智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及领先性,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测序技术
DNBSEQ
TM
,相较PCR测序方法,独有的纳米球技术具有高准确性、低重复序列率、低标签跳跃的重要特性,始终以原始DNA为模板进行“复制”,避免扩增错误的累积,能实现最高效准确的大规模并行测序。
华大智造的愿景是“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对类似于华大智造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华大智造不但在产品上推陈出新,在核心技术上也不断谋求突破,从“造福”出发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打破了少数企业的垄断,这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加快推进基因行业应用拓展。
您谈到的
“火眼”实验室,是汪老师在武汉所设计的面向新冠的快速实验室,目前已经国内外搭建了超过80个高中低不同通量的“火眼”实验室,智造在其中是负责为“火眼”实验室提供整体自动化装备支持。
由于病毒核酸提取是整个样本检测过程的关键限速步骤,为整体提升“火眼”实验室大规模样本检测速度,华大智造的病毒核酸自动化提取解决方案可提供MGISP-100及MGISP-960两种通量灵活的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能够分别实现日通量百千万级别检测。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7,以及MGISEQ-200/MGISEQ-2000是“火眼”实验室除RT-PCR新冠检测之外的另外一个能力建设,能够通过宏基因组测序追踪病毒基因组变化 。
汪亮:
从 1999 年华大成立到 2017 年华大基因上市,用了18年。对照这个历程,华大智造在 2016 年这个节点成立,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初心和愿景?
牟峰:
基因测序技术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快速发展,基因组学科研和临床应用均需要以测序仪为基本工具实现海量数据产出,但市场内主流的测序核心技术及测序平台基本掌握在几家欧美公司手中,高昂的价格,漫长的供应周期,以及严苛的使用条件等等使得基因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这一局面直到华大集团于2013年全资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公司后(以下简称“CG”)才逐渐改变。
华大集团收购CG公司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下组建了自己的测序仪研发团队,启动了桌面化高通量测序仪研制,并于2015年推出第一款国产基因测序仪——BGISEQ-500。伴随产品日益成熟,生产交付和业务拓展等需求日益凸显,
华大智造在此背景下于2016年正式成立,成为华大集团中先进智造业的板块。
华大智造的理念是“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愿景是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实时(Real Time)、全景(Whole Picture)、全生命周期(Life Long)的全套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实现了BGISEQ-50,MGISEQ-200,MGISEQ-2000,DNBSEQ-T7,DNBSEQ E系高中低通量测序仪上市,到目前为止在全球已服务超过600个用户。
■
3.
从CG到MGI,吸收转化再创新
汪亮:
一方面,部分人认为 MGI 依赖 华大集团于2013 年收购的 Complete Genomics(CG);另一方面,专业人士看到,MGI 成立四年来,每年推出满足不用应用场景的新设备,速度快过同梯队企业。那么,从 CG到 MGI,有哪些旧的继承和新的开创?
牟峰:
高通量测序技术路线追根溯源就是几种路线PK,其中包括CG的DNBSEQ测序技术。
2013年收购CG着重解决是专利问题,其次是快速搭建人才团队。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而且是非常及时的。华大自收购CG开始便开启了吸收转化再创新的道路。华大智造在CG多年的测序仪研发基础上,结合华大的经验与优势,迅速形成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首先,在技术上持续创新,
在吸收转化过程中完整保留了CG在基因测序领域广泛认可的DNA纳米球(DNB)、规则阵列载片(Patterned Array)等核心技术
,传承了CG在测序准确性、低成本、低重复序列率等一系列优点,但是
又开发了包括COOLMPS,stLFR等新技术,
进一步提升测序读长,测序准确度,降低测序成本。
其次,在产品化上从客户角度出发,
将CG原有的超大型机的设计理念逐步转为桌面式测序仪
,使得其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科研等不同的场景,在整机使用场景方面、以及实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华大智造同时结合华大多年的基因测序领域的使用经验,不只是关注测序仪本身,而是考虑从样本到结果的全流程,搭配研发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系列,开发生物信息分析工具Megabolt和Ztron等,同时开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Zlims,给基因测序市场提供了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
正是以上强强整合和有机互补,使得华大将CG被行业公认的高准确性测序技术和华大被公认的创新使用能力相结合,迅速推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中低不同通量的基因测序仪及整体解决方案,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优测序结果,各项测序指标表现优秀,获得全世界范围广泛的认可及好评。
目前华大智造有三个主要创新中心
,
CG
在美国硅谷具有多学科合作优势,担负前瞻性技术探索,
深圳研发中心
具有非常强的产品设计和转化能力,承担了产品整机设计和研发转产工作,
长光华大
依托长春光机所在光学领域几十年积累,结合测序需求作为测序仪核心光学部件的研发,目前这三个研发中心紧密配合,以3*24的速度加快推进原理性验证,产品转化和其中关键技术突破,对于智造来说,这个都是我们的研发硬实力,是一个研发团队。
■
4.
华大、
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
汪亮:
除了 CG 和 MGI,很多人把华大、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的也经常混淆,借此机会,请您和基因慧读者梳理下其中的关系?
牟峰:
华大集团目前有9个板块,其中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均是华大集团旗下的两个独立业务板块
。两者
定位存在明显区别,分别是刚刚提到的先进制造和
先进服务
。
华大智造目前主营业务为测序仪设备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上市公司华大基因(SZ.300676)的上游设备和试剂供应商。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基因组学类的检测和研究服务。
华大基因于2017上市,且提供的临床服务业务最终也是面向大众,所以大众相对来说比较了解;华大智造于2016年成立,基于开放合作体系提供先进设备、技术保障和整体解决方案,经过4年发展也逐步获得了行业内同仁认可,未来也会进一步提升打造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华大智造。
汪亮:
很多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到,华大智造是华大基因的第一大采购商,在未来华大智造上市后,如何平衡和华大基因的独立及合作关系呢?
牟峰:
如上面说到的,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均是华大集团旗下的两个独立业务板块。华大智造是先进制造,华大基因是先进服务。
在基因测序设备行业中,由于其市场情况较为特殊,全世界仅有两个国家、三个公司具备量产临床级别测序仪的能力,其中在超高通量测序仪上其中一家几乎垄断市场。华大智造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实现高、中、低不同通量测序仪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采购华大智造测序仪是符合战略规划和运营需求的选择。
■
5.
华大智
造的产品体系
汪亮:
华大智造旗下的产品众多,从 2014 年获批的首款测序仪到2019年获批的远程超声诊断设备 ,可否谈谈华大智造的产品研发与市场发展的逻辑?其中有哪些产品是填补过去空白,哪些是满足当下,又有哪些是为未来布局?
牟峰:
华大智造测序设备布局日趋完善,覆盖高、中、低通量,
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全球日通量最高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
在短短的3年多的时间相比此前的500信号将单日通量提升了100倍,使得人全基因测序全球范
围内率先进入500美元
的区间,
主力机型
50/500/
MGISEQ-200/MGISEQ-2000
是中高通量测序仪的平台方案
DNBSEQ E系列是最小通量的平台方案。
除
此之外,我们也提供了
MGISP-100/MGISP-960自动化制备系统方案
,解决大家最头疼的样本制备问题,也正是这个积累使得此次新冠疫情MGISP-960能够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抗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所研制的MGIFLP及MGIAPL是第一次能够实现样本到数据产出全自动化,真正面向未来更为便捷的数据产出需求,使得light-off测序实验室成为可能。
在单细胞领域,华大智造在去年发布细胞组学整体解决方案DNBelab C系列
,致力于为所有生命科学实验室提供使用便携、经济、用户友好的单细胞研究整体解决方案,大幅降低相关科研及临床领域的使用门槛,使技术人人可及。
此
外,我们开发的远程超声诊断系统,作为全球首款实现无需病人端配备专业医生操作、可实现“远程实时诊断”的超声设备,也于今年5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 图:华大智造的主要产品(来源/华大智造)
■
6.
“基因+影像
”的拓展
汪亮:
您刚谈到 2017 年华大的远程超声诊断系统获得 NMPA 的三类医疗器械资质。近日华大智造旗下的云影医疗也落地苏州昆山,展示出进军高端医疗设备的信号,这可以认为是“基因+表型”的大数据战略,还是为未来华大医院做基础设施准备?其中需要建立怎样的产业生态?
牟峰:
华大集团一直致力于在“生活染”,即出生缺陷、肿瘤、传感染等领域“消灭”几种病,而单纯靠基因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疾病的认知和防控不可避免的需要多组学的交叉融合,
而这里面“基因”+“影像”是疾病的源头防控和疾病最后确诊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是一“头”一“尾”。
华大智造发布的远程超声诊断系统和成立的华大智造云影就是华大智造在影像方面做的一个尝试。
华大
智造云影医疗的第一款产品远程超声机器人的特点是“远程”,它融合了机器人技术、远程实时控制、力反馈技术及高分辨率超声成像等前沿科技,突破传统超声诊断方式的时空局限和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
这在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的包虫病远程诊断,三沙群岛的特殊场景应用,和这次新冠疫情期间雷神山、方舱医院等各地的使用,都印证市场对于远程超声诊断的存量需求。
同时在医联体、远程会诊等等场景也会发挥它的作用。
“基因组学”和“影像组学”的结合,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探寻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带来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探寻早期基因组学变化和后期临床表达的重要关系,将疾病的发现进一步前移。
华大智造秉持
“生
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
,推出
远程超声诊断系统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尝试,将携手更多同行和伙伴致力于打造全套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
7.
华大智造的
边界
汪亮:
我们特别注意到华大基因研究院更名为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包括诸如生物智能技术研究所、数字化地球研究所等前沿概念。
而华大智造的官方定位也是数字化生命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从基因到数字化生命,除了测序仪、超声诊断,可以想象 MGI 平台会出现更多维的设备;
同时,在商业规律和时间周期下不能包罗万象。
因此,未来 MGI 开发新型设备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边界又是什么?
牟峰:
华大智造能够实现数字化生命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核心优势是已经建立的光、机、电、液、酶、生化、算法等能力和团队,以及华大集团在生命科学行业超过20年的积累。
多学科的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对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和民生应用的深刻把握,是华大智造开发创新的强力引擎。
华大智造作为全球三家、中国唯一一家能够量产临床级别测序仪的产业公司,致力于打造生命数字化全套设备,除测序仪以外,华大智造在自动化样本前处理设备、超声设备等也已成功应用。
未来,围绕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愿景,
华大智造的产品将触及生命数字化信息获取的更多维度,如质谱,分子诊断等。
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华大智造本身不会也不能“包罗万象”。
在未来,任何模式都有可行性,这只是实现“造福”大目标的战术手段之一。不是所有的工具都自己做,我们愿意以多种合作模式,与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这样一个使命。例如,华大智造一直与自家兄弟单位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创新技术工具。自主和联合相结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能够为生命中心法则提供全套的研究型创新工具,共同为生命科学各行各业在研究及应用方向提供更具创新性、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工具。
因此,我们本着开放的合作心态,欢迎更多志同道合者与我们一起,共同拓展国产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的疆域。
■
8.
展望: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汪亮:
华大智造的战略和研发执行力有目共睹。同时,我们知道,华大智造的人才大部分孵化于早期参与华大的骨干。“人才是第一资源”,您觉得华大智造在人才方面面临困境吗?未来如果需引进职业经理人,会呼吁什么样特质的人才加入?
牟峰:
首先是我们的组织文化与价值观,我们提倡每一位华大人时刻秉承着华大集团“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宗旨和理念,从思维方式开始,我们便拥有不一样的情怀,而思维方式决定了行为方式,这种使命、文化与价值观也吸引到很多优秀人才加盟华大,共同为大目标而努力,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除华大一些“子弟兵”以外,华大智造也吸引了一大批拥有共同目标和愿景的各界人才,随着华大智造国际化布局日趋完善,也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加入。
我们依然真诚欢迎更多相似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有志之士加盟。
汪亮:
感谢您接受基因慧的专访,按惯例,站在今天 2020 年,您想对 5 年后的 MGI 小伙伴、生命健康行业同仁和自己分别说点什么?
牟峰: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技高端制造业是生命科技的关键和和核心支撑领域,我们每一位都在为“大国匠心打造国之重器”而付出,也在不同岗位上为实现“读写存”全贯穿平台而奋斗。
愿与整体行业各位同仁,朋友们一道努力,完善生命科技产业链和生态系,开拓更多应用场景,真正让生命科技造福千家万户,我们共同创造和见证生命时代到来的历史时刻,解读生命奥妙,谱写产业华章,体验精彩人生。
文章来源
MGI华大智造 作者
布三少
6月1日
分享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专访华大智造CEO牟峰: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正在加载
以上推荐为优质及原创文章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微信版本过低
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
确定删除回复吗?
取消
删除
知道了
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